近年來,隨著溫泉旅游的極速發展,溫泉開發項目也逐漸流行起來,但對于溫泉泡池的設計也不注重人性化設計,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。如果泡池設計的不夠人性化,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不好的影響,那么如何才能更加提升消費者對溫泉項目的喜愛與好感,接下來,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。
關于溫泉泡池人性化設計的內容:溫泉泡池人性化設計的內容主要包括泡池大小與形狀、給水口、排水口、材料和做法等。
1、溫泉泡池給水口設計
給水口是泡池溫泉水的出水口。出水口水溫較高,一般應設置在池壁上方0.2m左右,應一目了然且美觀大方,同時,出水口的下方及周邊應有阻隔游客接近給水口的設施,如景石、小品等,以免燙傷游客,并設置警示標牌提醒游客注意。給水口的材料應該使用耐腐蝕、不變形和不污染水質的材料制造。
2、 溫泉泡池的排水口設計
溫泉泡池的排水口,應設置在池底的低處,排水口格柵板表面應與設置處的池底表面相平,一般設置在泡池底部的中心位置,為了使溫泉泡池排水方便迅速,池底可以設置一定的坡度,但應該以不影響人們的舒適性為前提。
3、溫泉泡池坐凳與水深設計
溫泉泡池的坐凳設計,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,尤其是人體尺度。若直接以池底為坐凳,泡池的深度為0.6m左右,水面不沒過人體胸口,否則人體會有胸悶不適的感覺;若池邊設置坐凳,坐凳高度0.3~0.35m,坐凳的面寬0.3m~0.45m左右,水深設置在0.8m~0.9m之間,坐著休息的時候可以更好地交談,并可調節自己的姿勢,或仰或躺,都會很舒適。
4、溫泉泡池材料選擇
人們在泡溫泉時,身體與水池之間會有親密的接觸,因此泡池的材料和做法需進行認真的研究,否則會給游客帶來不必要的傷害,同時也影響了泡池的美觀。
泡池材料的選擇,應根據不同的材料給人的感覺、景觀風格及功能需求而定,主要的材質有:木材、石材、混凝土、金屬、磚、瓦、陶瓷、馬賽克、復合材料等。不同的材料都有一定的特色,如木材能夠營造自然、親切的鄉土氛圍,陶瓷則能很好的烘托洗浴氣氛,石材增加人們對自然的渴望等,但應盡量選擇給人感覺舒適、愉悅、親切的材質。
溫泉泡池的人性化設計,涉及泡池的各個方面和細節,其優劣好壞,游客一進入泡池便能感受到。因此,在溫泉泡池的設計方面,必須真正做到“以人為本”,考慮到游客生理、心理的感受,才能設計出具有人性化品質的溫泉泡池。